【编者按】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门类,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即日起,新华网广东频道联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策划推出“职”面未来系列调研,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对话业内资深人士,把脉产业发展新动向。
第一站走进“千年商都”——广州。
新华网广州9月8日电(王航帆)近24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达5.8万名,年营收逾1477亿元……作为省会城市,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与其他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凭借着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出了哪些新增长点?
俯瞰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南沙园区。新华网发(关朗臻 摄)
科技赋能 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十年前做兼职,劳务门槛很低,主打信息差;现在由‘兼职猫’这类平台作为第三方撮合应聘者和岗位,流程的信息更加透明。”回忆创业历程,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锐旭深有感触。
2012年,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王锐旭和团队研发出大学生移动兼职招聘平台“兼职猫”。如今,“兼职猫”已打造出招聘猫、云校招live和九尾外服等产品,覆盖招聘平台、用工管理、软件服务、人力资源和产业园等板块。
“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拼的是效率,科技将发挥重要作用。”在王锐旭看来,灵活就业板块仍在快速增长,需要新技术赋能。
在广州,通过科技赋能搭建求职者与招聘方桥梁,已经成为众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共识。
“围绕市场弹性需求,我们推出一些创新产品,从人员招聘任务的匹配,到劳动保障、劳动报酬的发放等,提供全链条服务。”广东君润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用工研究院院长林锦旋表示。
如何使人力资源快速匹配?林锦旋介绍,君润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将求职人员画像与企业需求快速配对,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并用“机器+人工”的方式提供后端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与降本增效。
挖掘高端人才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东南亚、欧洲是我们要重点开拓的新市场,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端人才。”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高级人力资源经理李荣国说。
金发科技拥有技术研发人员有1000多人,约占总人数的14%,其中博士学历22%,硕士学历46%。随着国际化战略深入,金发科技对于高端人才的渴求越发迫切。
李荣国表示,企业的竞争对手和服务客户对服务的质量及时性和专业性要求很高,需要人力资源机构在国际化猎聘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越来越多企业努力“走出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在探索优质的跨境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南沙园区内,外籍人士正在办理相关业务。新华网发(林高阳 摄)
“广东外贸行业逐渐转向跨境电商,我们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这类企业。”广州仕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下称“仕邦”)总裁张璋说。
仕邦所在的广州市南沙区,近年来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汇聚了众多高精尖国际人才,这为企业发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高端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为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和出海步伐,广州联合1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建“南沙国际猎头服务联盟”,通过资源整合发挥集聚优势,建立猎头企业互助发展平台,面向国际引进高端人才。
园区集聚效应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走进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黄埔园区(下称“黄埔园区”),“黄埔人才指数”大屏映入眼帘,动态呈现黄埔区人才实况和人才发展趋势。
2021年,“黄埔人才指数”系统应运而生,打造集政府、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人才为一体的数字化、场景化、生态化、产业化智慧型服务与决策平台。系统上线至今,注册企业7700家、个人用户1.3万人,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
“黄埔人才指数”大屏。新华网发(苏灿旭 摄)
黄埔园区用技术助力创新服务,是广州加快产业园平台功能建设、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的一个缩影。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7个园区均已开园运营,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联动发展。
“人力资源的开发,要和人才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归根到底要跟高质量就业结合起来,实现政府和市场以及人才三者利益的最大化。”广州市黄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锦高认为,作为政府部门,要做好政策体系和平台建设以及标准化管理。
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广州出台产业园综合管理服务规范性文件《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服务办法》,明确给予产业园一次性建园奖励500万元,每年对产业园给予运营管理补助100万元……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人才有价,得益于创新技术、扶持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广州实现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的“双丰收”。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112家,园区营收达436.79亿元,税收17.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8.27万个,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161.4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