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产销服” 广东供销牵起一张“富农网”-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5/31 14:44:18
来源:中国商报

打通“产销服” 广东供销牵起一张“富农网”

字体:

田间水稻长势喜人。

骄阳热烈的5月,广东农事有点忙。田间水稻长势喜人,水塘活鱼新鲜肥美,仓库工人忙碌分拣,冷链车辆往返不停……在这一番忙碌场景的背后,是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打通“产销服”全链条,牵起的一张“富农网”。

助力农民增收各有奇招

对于59岁的朱招群来说,车村村专业蔬菜合作社的出现让她省了不少心。

“我在车村村有两亩地,合作社统一进行土地流转以后,每年我都有了固定收入,还能干一些农活儿来增收。”朱招群是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的村民,在她看来,跟着供销合作社一起干,不仅地里的农产品有了固定销路,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朱招群只是获益的农民之一。据车村村支书车碧锋介绍,2022年成立的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供销蔬菜专业合作社,采用“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小农户”的模式,由省社出资企业、泰美镇供销合作社、车村经济联合社及农民成员共同领办。合作社经营托管土地427亩,根据季节气候条件适时进行蔬菜和粮食作物示范种植。“农场盘活了185亩撂荒地,带动车村村周边农户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朱招群每年除了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外,还能干一些农活儿来增收。

车碧锋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像朱招群这样的村民有很多,土地流转后,并不会让村民闲下来。“我们会协助推荐本地劳动力或乡村能人参与农事管理,实现‘本地人管理本地田’,仅2023年就助农增收67.5万元。”

与此同时,车村村还努力提高产业链增值收益,订单农业、加工仓储、保价收购、产销对接等都成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比如特色玉米订单种植,我们最低可按照生产成本溢价15%收购。”车碧锋说。

基层供销合作社经常组织当地村民参与农事工作。

“农民种田我服务、农民打工我种田”,车村村供销蔬菜专业合作社只是广东众多基层供销合作社的一个缩影。除服务之外,为了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广东各地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帮农民找起了“特色”。如果说车村村种起了特色玉米,那么台山市冲蒌供销合作社则建起了“冬瓜屋”,打造黑皮冬瓜产业圈;惠州博罗县横沥镇供销水稻农场搞起了以矮陂丝苗米和梅菜为主的“稻稻菜”三季轮作;博罗县湖镇供销合作社的供销渔场,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各式各样的特色产业,让广东各地农民大展拳脚,走上了致富之路。

供销渔场的工作人员正在捞鱼。

“自从与供销合作社签订协议后,我们可以实现资源整合、降本增效。”湖镇镇邹村村的水产养殖户马文勇表示,从源头的鱼苗和饲料购买、养殖中的技术指导,到终端的销售渠道,都有了相应的支持,极大降低了养殖户的风险。

冷链物流守住一方“鲜味”

在江门恩平市圣堂镇沈海高速圣堂出口右侧,工作人员正在广东供销(恩平)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的一个仓库里有条不紊地快速分拣马铃薯。

恩平市是广东省内一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马铃薯种植范围遍布11个镇(街),保持连续出口40年的纪录,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薯”。广东供销(恩平)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出现,为恩平马铃薯提供了更好的冷链服务。

当地村民正在分拣恩平马铃薯。

据了解,从事园区马铃薯分拣工作的主要是当地村民。截至4月底,该园区服务恩平马铃薯累计入库2159吨,累计运输411车次,组织当地村民参与分拣工作1953人次,发放劳务费用32.62万元。

物流园的工作人员正在将马铃薯送入冷库。

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只是马铃薯流通链路的一站。载着农民们的“心血”,一辆辆冷链车在广东省内各个冷链物流园中往返,串起了这张“富农网”,守住一方“鲜味”。

在佛山的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保障冷链物流园,全自动数字化冷库实现出入库货物移动、存储情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识别及监测,所有仓储环节可视化。在数字化“大脑”的调度下,货物经传送带抵达指定货道,全自动堆垛机穿梭自如,由巨型机械臂精准抓取并精准投放。

数字化管理让所有仓储环节可视化。

“所有运营项目都上线了‘OTWB’智慧冷链管理系统,对人车货场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全省一张网’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大湾区中心库负责人刘生焱表示,入库全程极少有人员接触,每个40尺冷柜卸货时间也由原来的接近两小时缩短至一小时,达到减少解冻失水、阻隔外部污染源、降低能耗的效果。

在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骨干网所有的冷链园区,随处可见“供销冷链 助农优鲜”的标语。助农优鲜,也是助农优先。从2020年启动的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骨干网,如今已经实现农产品综合冷链流通率提高10%,预冷率提高30%,冷链物流成本最高可降30%。

“助农优鲜”不仅仅是标语。

“依据不同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冷链的设计和冷库服务对象也会不同。我们针对不同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区位优势和特点,进行产销地定制化设计,打造冷链物流资源整合、冷链运输配送、公共型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等平台。”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灼维表示,截至目前,他们在全省布局建设项目88个,冷库规划库容700万立方米,其中已建成项目53个。依托冷链骨干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加工中心40万平方米,服务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产业园、海港经济区的水产品以及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同时推动冷链资源下沉,在多个乡镇建设田头冷链设施,为小农户、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田头预冷、冷藏保鲜等服务。

据悉,目前依托自营、合作管理冷链车,冷链骨干网已开通“广州—梅河—潮汕”“广州—江门—粤西” “深圳—汕头”等省内支线和城市配送服务干线,并拓展省外运输服务干线,对接联通产销两个区域网,为农产品提供冷链物流服务。

推动产销对接大市场

种得好,存住鲜,还要销路广。无论是车村玉米,还是恩平土豆,如何让优质农产品真正走向大市场,也是广东供销一直关注的重点。

与供销渔场签约的马文勇,就感受到了新销路的便利。“在与供销合作社合作前,我们的销售范围仅局限于附近市场及少数周边城市,合作后便开始供应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内的公司,不仅销量更高,水产品品质也得到大幅提升。”

供销渔场的工作人员正在打包鱼苗。

他提到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位于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基地依托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优势,围绕农产品“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创新流通方式,推动广东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产区融入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大厨房”建设,打造服务大湾区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将实现农产品年流通服务量500万吨以上、产值300亿元以上。

该供应基地惠及的不仅是农民,也惠及不少企业。“我们的工厂刚搬到这个园区不久,主要看重的就是与供销合作社合作后的稳定优质原材料供应。”福州优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创始人林媛表示,优予通过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

福州优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工厂的车间。

“另外,因为我们采取的是独特的‘鲜到鲜’模式,即禽肉类或水产类在宰杀后不进行速冻保存,而是采取‘冷鲜方式’储存和运输,在加工后同样以‘冷鲜方式’快速送到零售企业或消费者手里。这对冷链物流的要求很高。”她表示,冷链物流优势也是她选择该供应基地的一大因素。

据悉,目前冷链项目已经为园区数十家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提供生鲜农产品冷藏、配送服务,打造预制菜加工产业集群,服务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

散落在广东各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出发,经历种植、仓储运输和加工销售,正在通过广东供销牵起的这张“富农网”走向全国统一大市场,走上消费者的餐桌。(记者 冉隆楠 文/图)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