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 架起生命通道-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6/18 08:47:50
来源:广州日报

齐心协力 架起生命通道

字体:

  梅州积极救援被困人员。

  乐昌救援人员雨中就餐。

  6月15日起,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梅州市遭遇洪涝灾害,该市平远县泗水镇16日录得全省最大雨量369.1毫米。受此影响,梅州部分地区出现道路、通信、供电、供水中断情况,并伴有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风险。昨日记者从梅州市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梅州市已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应急、消防、公安、武警等多方力量正在梅州受灾地区全力抢险救援。滚滚洪水中,一艘艘橡皮艇、一架架无人机、一支支救援队,架起了一条条“生命通道”,成为受灾群众最坚实的后盾。

  梅州

  无人机热成像“识别”救出三名被困者

  梅州市平远县是此次暴雨的重灾区。灾情发生后,平远公安迅速成立指挥部,发出全警集结令,全员到岗到位,由部门负责人分组带队,联合各派出所,迅速赶赴各灾情重点地区,积极救援受困人员,转移群众财物。

  6月16日因连续大雨滂沱,导致大柘镇梅东村道路被大量积水淹没,部分地方积水甚至超过1.5米。当天20时许,巡警大队民警闫亚辉接到群众求助,一瘫痪群众及其家属被困水中,急需救援。闫亚辉和同事加快速度蹚水前进,将瘫痪群众背到警车里,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

  6月17日凌晨1时许,平远县警航战队在东石镇白岭村开展救援工作时,有被救群众称还有3名家属被困。警航战队立即通过无人机搭载热成像设备,精准锁定三名被困人员位置。然而村道被湍急的泥石流冲断,给救援带来一定难度,民警便利用无人机向受困群众投送救援物资3次。凌晨5时许水势得到控制后,民警迅速蹚过洪水,成功将3名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据统计,6月16日至6月17日9时,平远县公安局共接到报警求助270余起,出动500多人次警力,出动车辆100多辆次,解救受困群众300余人。目前,抢险救灾工作仍在全力开展中。

  男子获救后再次返村救人

  6月16日,平远县大柘镇坝头村南山片区因暴雨侵袭受灾严重,内涝水位超过1米。当日下午4时,大柘派出所民警开展救援时,发现许多房屋一楼均被水淹没,20余户人被困家中,而水流湍急,道路受阻无法通行,橡皮艇正在开展其他救援工作,情况十分紧急。

  关键时刻,已经转移到安全区域的本地村民张鸿基主动提出其有一艘橡胶船,并主动请缨,返回村里帮助转移被困村民。一户接着一户,张鸿基和救援民警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又马不停蹄前往下一家继续开展救援。从16时到22时许,60余名被困村民在张鸿基和其他救援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受灾的不仅仅是我自己一家,而是一个村,我没想那么多,只想到要快点把村民转移出去。”面对大家的称赞,张鸿基表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会挺身而出。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吴辉燕、钟颖、江妍

  清远

  洪峰再现 消防员连夜转移被困群众

  连日来,受西南季风和高空槽影响,清远市多地出现强降水。6月17日,记者从清远水文分局获悉,受西南季风加强和高空槽影响,北江流域出现强降雨过程,北江干流英德水文站于6月17日4时出现28.18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26.00)2.18米。

  6月14日凌晨3时25分,因持续降雨,佛冈县水头镇西田村有村民被困家中,无法自行撤离。接到报警后,佛冈县龙凤消防救援站立即赶往现场救援。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了解到,西田村有十多户房屋因地势低洼,洪水漫进屋内,现场水流湍急,多数为泥砖结构瓦房,急需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村干部带领下,消防员到达一户独居老人家中,为老人穿上救生衣,成功将其转移到村委会安置点。当晚,经过数小时紧张有序的救援,最终将5名被困村民安全转移。(全媒体记者曹菁)

  韶关

  38条水毁公路已抢通10条

  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韶关乐昌市五山、九峰等镇部分公路中断导致群众出行受阻。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乐昌市各个救援队伍争分夺秒赶赴一线,全力开展救援抢险工作。

  受强降雨影响,S248省道69公里至90公里(韶关乐昌九峰镇区至北乡镇兰花公园)路段塌方,道路交通中断。6月17日10时,记者在塌方路段看到,沿路有三处塌方正在紧急抢通。

  截至目前,公路部门出动工作人员300人次全力清理泥浆碎石,其中两处处于半通行状态,但乐昌市S248线沿溪山茶场(S248线K77+100)路段由于塌方严重,仍在全力抢通中,由于山体吸水量处于饱和状态,滑坡风险仍然存在,该处大约有二十台挖掘机及作业车辆在塌方两边同时抢修,预计最快6月19日全线抢通。截至6月16日20时,乐昌公路中断38条,抢通10条。(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乐宣、李淑坚、刘尉斌、林苏雨)

  这是雨中坚守的味道

  粤北的天空,绵绵细雨如丝如缕。朦胧的雨幕中,一群由乐昌民兵等当地各部门救援人员组成的抢险队伍正在雨中抓紧时间就餐。

  时至中午,雨势渐弱。在救援抢险的间隙,救援人员终于捧起了一份盒饭。细小的雨水仍无穷无尽地打在救援人员的脸上,形成一串串小小的水帘。雨中的泥土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湿润气息,混合着早已冰凉的饭菜仅余的一丝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他们大口吃着,似乎想要通过食物的力量,来驱散身上的疲惫和潮湿。雨水不停地浇入饭盒,没有任何人抱怨。雨水打湿了救援人员的衣服和脸庞,但却无法浇灭那坚定的眼神。“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顿盒饭!”“这顿饭我会记上一辈子。”一张张湿漉漉的脸庞疲惫却乐观,平凡而坚毅,一边吃一边互相鼓劲打气。吃完饭,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再次投入到紧张的疏通公路、抗洪抢险工作中。16日,民兵救援人员在上廊村连续转移群众198名。截至17日上午,九峰镇总共转移群众973人。(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李淑坚、白垣伟摄影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