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加入 破解“乳腺癌遗传之谜”有新进展-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9/19 22:16:16
来源:广州日报

机器人加入 破解“乳腺癌遗传之谜”有新进展

字体:

日前,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举办的2024国际乳腺癌论坛暨“周三见”乳腺癌国际分子会诊平台成立五周年活动在广州举行。会议间隙,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乳腺科行政主任廖宁教授携手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微课”,带来乳腺肿瘤领域诊治最新进展,并回答粉丝的疑问。

本次论坛对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多方位的剖析和探讨,专家们分别就相关领域内热点、难点问题的诊疗理念和临床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我们关注着乳腺癌遗传基因、乳腺癌疫苗、乳腺癌诊治新技术新药物、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等方面”,据廖宁了解,与会者纷纷反馈收获良多。

乳腺癌发病上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防治乳腺癌关系到每一个女性的切身利益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如何远离乳腺癌这个“粉红杀手”的威胁,须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疫苗“有戏”吗?这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有非常大的(成功)可能性,并且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突破。”廖宁教授指出,人体的免疫力非常重要,在面对癌症时人体免疫细胞里最重要的T细胞,目前可见有抗癌前景的是树突状细胞(DC),被称为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有很强的免疫刺激能力,遇到肿瘤抗原时可激发产生更多CD4+/CD8+T细胞,从而启动强大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识别、打击癌细胞。“目前已知有多个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在廖宁教授看来,以免疫细胞制备乳腺癌疫苗,将有望成为人类抗癌的未来。

乳腺癌疫苗的未来可期,但进入临床应用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当前远离“粉红杀手”最重要的手段是什么?

“当前能做的,是在乳腺癌刚发生时揪住它,因此当前阶段,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远离乳腺癌最重要的手段。”廖宁教授指出,乳腺癌居目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据统计学预测显示,我国新发乳腺癌病例将于2040年达到400万,需要6.8亿女性与临床医生一起投入更大努力,通过早筛早诊直面挑战,乃至避免发病高峰出现。

“早期的乳腺筛查真的真的非常重要”,廖宁教授一再呼吁女性高度重视乳腺检查,包括乳腺超声检查,40岁后进行乳腺钼靶检查,以及必要时的乳腺核磁共振查。

一位粉丝拜托健康有约向廖宁教授请教,发生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央型)伴血性溢液,BI-RADS分级为4A,多发型,恶变风险大吗?需要尽早切除吗?微创保乳机会大吗?

廖宁教授非常耐心地解答说,乳头状瘤是导管内发生的一个良性疾病,往往双侧乳房都会发生,且往往发生在多个导管,乳头出血其中是首发症状。“我们一般建议多导管乳头状瘤的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被侵犯的导管,但不需要切除乳房。”但廖宁教授提醒,随着年龄的增大,肿瘤直径增大,假如乳头状瘤达到5厘米,患者应该接受外科开放性手术进行切除,否则不能排除乳头状癌的可能,“虽然它是一个低风险癌,但仍需高度关注”。

【纠错】 【责任编辑:李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