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2月18日电(记者魏蒙)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位于拱北的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加速成为珠澳医疗合作的探索者:不仅澳门居民来此看病者络绎不绝,而且为澳门培养了一批批医学研究生。

前身为“珠海拱北医院”的这所医院,是内地距澳门及港珠澳大桥最近的珠海三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院。借助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1000张床位,该院每年为包括澳门、香港等地患者在内的逾百万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该院还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设置了急救分站。由此,该院承担了港珠澳大桥通关旅客的医疗、急救保健工作。数据表明,澳门居民来该院就诊的人次,已占该院门诊人次的20%左右。今年1至11月,澳门居民占住院人次,则达11.02%。

“120出车从拱北口岸接回的澳门病人年均100人次左右。今年1月-11月,我院急诊科120出车从拱北口岸接回澳门病人128人次,病种为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急诊病人。”该院急诊科负责人提供的120出车统计数据,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该院对澳门居民的重要性。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为方便港澳居民挂号看病,该院为他们专门开设了挂号、交费窗口。为方便港澳上班族看病就诊,该院还开设了夜诊医疗服务。今年1至11月,来该院夜诊的澳门患者,已占夜诊患者的10%。

港澳居民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情有独钟。患有颈椎病的澳门市民关先生,选择下班后来该院夜诊进行针灸康复等中医治疗,再趁着夜色过关回到澳门。他说:“白天我们要在澳门上班,晚上到珠海看病特别便捷。特别是开设的夜诊,为我们来珠海接受中医药诊疗服务提供了便利。”
为促进珠澳医疗资源深度合作,2022年4月,根据该院与澳门科技大学所签协议,该院加挂了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的牌子。目前,现有32名澳科大研究生分别在该院针灸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等进行临床培养。同时,该院还有23名医疗专家受聘为澳科大硕导,定期到澳科大为学生授课。

在此之前,该院还与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合作成立了“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创下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生产新模式。截至目前,该院在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中药制剂已达6种,已有2个临床制剂投入医院临床使用。
去年12月,在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等粤澳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院成功推动澳门传统外用中成药“止痛活络摩擦膏”进入医院临床用药目录,促进珠澳中医药合作持续走向纵深。

该院副院长杨筱蓉说:“医院将充分发挥合作单位澳门科技大学科研、教学优势及我院三甲医院良好的专家和技术资源优势,为珠澳两地居民和粤港澳大湾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教学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