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2月26日电(黄玫 吴涛 关锦恒)广汽变了。总部从高楼林立的广州珠江新城CBD搬到了城郊番禺汽车城,企业干部从“穿西装变为着工装”,企业管理从战略管控转变为运营管控。
广汽没变。从改革开放中诞生,在改革开放崛起,步入世界500强之列,成为广州全国汽车强市的关键支撑。面对汽车行业大变局带来的挑战,广汽集团正以改革重构竞争力,以开放打造新增长极,在“变”与“不变”中“二次创业”。
以改革赢得过去,以改革创造未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我们走改革路,吃改革饭。”

破局:刀刃向内解发展之“困”
在番禺汽车城这片充满创业精神的土地上,广汽集团总部的新大楼巍然矗立。走进研发大楼,映入眼帘的是高端实验室与技术平台,员工们正在忙碌地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行测试与优化。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说,番禺化龙是广汽自主品牌梦想开始的地方,如今回归起点,广汽火力全开,二次创业再出发。

冯兴亚表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处于深度洗牌期,以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的转型压力尤为突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和行业挑战。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淘汰赛”持续加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随着赛道变得拥挤,“降价潮”席卷国内汽车市场,陆续有车企关停产线甚至停产、倒闭。
另一方面,合资品牌短期承压,自主品牌亟待“突围”。在合资品牌面临挑战以及自主品牌向上转型的背景下,广汽集团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调整期、新旧产品的转型期,面临着财报与销量的双重压力。
传统车企之“困”,何解?活下去,必须破旧立新。广汽的答案是:坚持“吃改革饭、走改革路”,让“站在前线听到炮火的人”做决策。
在冯兴亚看来,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兴起,给传统车企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今,汽车不再是单纯的出行工具,更是消费者情感和体验的延伸。他认为,广汽必须加速向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转型,才能适应这种“消费品化”的趋势。
“当下汽车产业正处于向智能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已经突破50%,在国外市场更逐步拥有话语权。”曾庆洪表示,如今汽车市场进入“跳跃式”发展阶段,需要整合资源集中发力,才能直击发展要害,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
谋局:三年“番禺行动”再造“新广汽”
广汽总部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变换,更是广汽集团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型,旨在加强“大脑”与“四肢”之间的协调性,感受市场瞬息万变的脉搏。
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启动三年“番禺行动”,计划投入500亿元,加速自主品牌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战鼓催征马蹄疾。以四大改革举措和五大保障为支撑,力争到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200万辆的自主品牌销量目标……广汽集团主动求变,以韧性为下一次腾飞深蹲蓄能。
冯兴亚介绍,广汽此次改革的目标是从原来的战略管控型转变为运营管控型,提升内部资源整合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11月初,我们已经成立了产品本部、财务本部、采购本部三大新部门,共同构成广汽转型的核心。”冯兴亚说,接下来各个职能板块还将有一体化运营的对应方案,从而快速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此前,广汽集团超过60%的销量来自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进入存量竞争以及自主品牌崛起的时期,过去依赖合资品牌的市场模式,在如今的市场中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
冯兴亚表示,广汽三年“番禺行动”的重点,就是要通过品牌引领、产品为王、科技领先、国际市场拓展四大改革举措,再造一个充满干劲的“新广汽”。为此,广汽将加大对广汽传祺、埃安、昊铂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提升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广汽之“变”,势在必行,没有回头路。
在研发上,广汽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两条腿走路”。冯兴亚表示,通过对自主品牌研产供销的一体化改革,广汽自主品牌将在未来三年,密集推出22款全新车型,其中2025年上市7款,全面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广汽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合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冯兴亚透露,广汽集团计划于2025年1月1日前完成主要领域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简化流程,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集团整体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布局:变帆转道 驶向智能化与全球化新航程
走进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机器人自动识别车型和装配玻璃,每53秒就有一辆新能源车下线。

——加速产业链布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广州市番禺区,一座占地7500亩的“汽车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座落在珠江入海口的狮子洋畔。以整车厂为核心,园区实现了10公里内电池、电控、底盘、车身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零部件生产与整车厂形成高度紧密互动。
冯兴亚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中,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下半场后,广汽集团的目标明确:着力推进智能化和海外市场布局,依托技术研发实力及产业生态布局,加快转型步伐,推动“番禺行动”落到实处。
——智能网联先人一步,实现“换道超车”。
在智能座舱方面,从广汽自主开发的车云一体化集中计算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到ADiGO SPACE智能座舱系统,为美好出行生活“加码”。

广汽发布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其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面世;广汽埃安携手小马智行,2025年投入千台Robotaxi;广汽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可变轮足移动结构设计使机器人在大多场景下能保持稳定站立,能耗大减80%……广汽布局“三维立体交通-地面移动出行-室内外移动”全链条场景。
在智能驾驶方面,广汽已掌握从L2到L4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其中L2++已量产搭载昊铂、埃安多款车型。
目前,广汽累计自主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拥有专利超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42%。
——加速汽车“出海”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
推出“1551”国际化战略、发布GAC欧洲市场计划、“三国五地”全球研发网络赋能……目前,广汽计划通过合作与自主开拓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

冯兴亚表示,广汽在CKD(全散件组装)模式的基础上,既做好国际贸易,又以当地化生产来平衡。广汽集团“番禺行动”明确目标:到2027年,广汽将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挑战出口50万辆。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多家车企一路疾驰,在激烈的竞争中风驰电掣,各显锋芒。
正如广汽番禺新总部门口那块雄浑的门牌石,从“广汽研究院”到“广汽集团”字样的更替,象征着在新历史节点上的蜕变与升华。凭借深厚的积淀与稳健的战略定力,广汽正稳步迎接挑战,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