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这个粤西县城做对了什么?-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2/03 08:57:55
来源:南方日报

人口增长!这个粤西县城做对了什么?

字体:

  夜晚,茂名信宜县城流光溢彩,拔地而起的新住宅楼和公园、新区中轴广场、70余米高的地标建筑流云阁、一环六横三纵的道路网,让这座粤西山城充满魅力;在县城热闹的窦州里文化创意街,群众悠闲地逛店、休闲,烟火气十足……

  近期,一则粤西县城人口增长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拥有150万户籍人口的茂名信宜市,去年县城人口增长约2.5万人。

  粤西是人口净流出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向珠三角。茂名信宜县城人口何以实现增长?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全国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全省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大背景下,信宜抢抓机遇,高水平编制县城城市设计规划,下大力气提升教育、医疗配套,因地制宜发展县域产业,建设“青山在城、绿美水廊、现代活力、人间烟火”的宜居宜业县城,吸引人口集聚。

  专家认为,信宜重规划、强配套、兴产业的县城发展举措,为县域发展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探索了有益经验。

  在县城能读省城名校

  “我们在信宜县城买了新房,两个小孩入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的小学和初中。县城环境和配套越来越好,吸引我们回来购房。”信宜市民刘小聪说。

  像刘小聪这样,近两年因子女读书而选择在县城买房的市民还有不少。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是信宜县城2023年9月投入使用的公办学校,由华南师范大学与信宜市政府合作办学,包括小学和初中部,目前有学生近3000人。据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校长陆益彰介绍,学校开办以来,为信宜提供5000多个小学和初中优质学位,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覆盖5万人口,吸引了部分学生从珠三角等外市回到信宜读书,体现信宜高质量教育服务民生的新价值。据介绍,华附信宜学校的校领导团队由华师教育集团选派,确保学校高质量、精品化、示范性发展。

  引进省级名校资源办学、满足群众对公办名校的需求,是信宜加大县城建设的先手棋。

  据信宜市教育局副局长余小云介绍,2023年9月,信宜玉都新区投入使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小学和初中部)、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信宜学校(小学和初中部)等新学校,提供优质学位1.14万个。

  “新学校的投入使用,在山城信宜引起较大反响。经测算,几间新学校可以满足信宜玉都新区中期约10万人口的小孩读书需求,已成为吸引县城群众、在外工作信宜乡亲、乡镇居民在县城购房落户的重要因素。”余小云说。

  教育和医疗是民生配套的基石。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信宜也有实招。

  1月9日上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下称“粤西医院”),病人蔡先生顺利完成了直肠手术,主刀的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粤西医院常务副院长陈实。而像这样的消化道急诊手术,近段时间陈实和团队每天开展超2床。

  在家门口就能做急难险重手术,省去到大城市奔波的辛苦,这是信宜市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带来的变化。2023年起,中山六院派出11名专家团队常驻粤西医院,任医院院长、常务副院长和专科带头人等重要岗位,将大医院的管理、人才、技术、服务下沉到信宜。

  调整科室管理架构、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化医生考核和聘任、树立以医疗能力为主导的用人导向,成立肿瘤防治中心、让病人就近得到治疗……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和真金白银的投入,粤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大跃升。在去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提升480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去年前三季度,信宜县域内住院率为93.7%,在全省57个县(市)中排第二。

  “提升县域医院医疗水平很有必要。一些急重症患者,必须短时间内得到治疗,转到大城市医院不现实。”据陈实介绍,粤西医院还派出19名医生下沉到信宜乡镇卫生院任副院长,进一步带动乡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日益完善的配套,让更多人选择在信宜县城落户。据信宜市住建局统计,去年,信宜市区商品房成交总套数位列茂名各县区第三,市场表现较好。2024年信宜县城土地出让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31.08%,全市债务率保持绿色等级。

  多举措吸引年轻人回城创业

  年轻人越多,城市越有活力。县城怎样留住人才特别是年轻人?

  山城信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不断优化宜居生活环境、完善文娱消费配套,并出台人才奖补政策,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来信宜就业创业。

  “我原来在天津的一家区属国企上班,2023年底来到信宜,发现信宜城市环境和配套都很好,周末可以到商场消费、去公园散步,很宜居。”刘冬雪是天津人,目前是广东集信国控检测股份公司(下称“集信国控”)的财务总监。

  2023年11月,信宜国企广东集信国控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改制在香港上市,需招聘财务负责人,刘冬雪南下信宜成为公司财务总监。经大半年的努力,集信国控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粤西首家上市的县属国企。

  “公司原是建筑材料领域的质量检测公司,上市后募集资金增加了检测设备和人员,业务扩大至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检测能力在粤西首屈一指。”刘冬雪说,他来到粤西,主要是看重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被信宜宜居环境所吸引。作为注册会计师的刘冬雪还享受到信宜人才16条相关优待政策,包括每月人才津贴和购房一次性补助等。

  近年来,像刘冬雪这样来到信宜的青年人还有不少。

  “90后”谭莉珊是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信宜本地人,她毕业后回到信宜市融媒体中心,负责新媒体运营。通过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宣传、拍摄短视频,3年来,信宜发布官方公众号粉丝量涨至58万,排在粤西县域新媒体前列。“家乡信宜,既有发展事业的空间,也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谭莉珊说。

  年轻人眼中的“好环境”,说的是信宜正在发展的玉都新区。

  为了优化县城生活环境,信宜高标准规划建设玉都新区,打造成县城新增人口居住生活的新空间。新区紧邻旧城,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除了住宅、学校外,还建设了“六横三纵”主路网和由15个公园、6个湖泊组成的生态绿地体系,交通方便、生态优美,满足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经过两年多建设,住宅、道路、学校、公园等相继投入使用,一个充满现代气息、人气越来越旺的新区已然矗立在粤西大地上。

  “新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将最好的土地资源留给市民,用于建设公园、学校等公共配套。”据信宜市自然资源局城乡发展规划股股长张晨埸介绍,信宜委托高水平规划设计公司编制玉都新区城市设计方案,并经当地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赋予其法定约束力,这也是粤西首个县域城市设计方案,解决了以前县城建设缺少高质量规划和执行刚性不强的问题。

  县城不仅要有宜居的生活环境,还要有时尚的消费环境。位于信宜县城中心的迎宾大道,一处“现代风、粤西韵、烟火气”的文娱休闲新地标很红火。这里集中分布着窦州里文化创意街、信宜新图书馆、市民广场、中国牙雕艺术馆等文化休闲设施。每逢节假日,县城里的年轻人都来这里一站式看书、逛展、休闲、购物,尽享县城休闲生活。

  县城朝气蓬勃的环境,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回来创业。

    “90后”张创铭2021年从广州回到信宜,在县城开了一家新媒体公司,提供短视频拍摄、直播等新媒体服务,公司目前聘用了30多名年轻员工。在窦州里商业街,张创铭的公司与商业街合作推出“线上主播+线下实体店”运营模式,双方在商业街开设服装、饮品等特色店铺,并由在该领域有专长的主播负责店铺运营和线上推广、吸引线下到店消费,打造县城经济新亮点。

  “县城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也越来越新潮,消费场所、潮饮店越开越多,不像大城市那么拥挤,生活很写意。”张创铭说。

  布局县城产业让群众就近就业

  稳定的城镇化,不仅要有宜居的生活环境,还要有宜业的工作环境。

  粤西县城工业发展普遍较为薄弱。如何为不断增长的县城人口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新增人口安居乐业?

  近年来,信宜市借“百千万工程”东风,以产城融合理念发展县城产业园,大力布局特色产业,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以产聚人兴县。

  在信宜县城东郊,省一级的信宜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十分忙碌,这里已经进驻3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类企业,2024年营收约14.5亿元。

  产业园立足地处广东和广西交界处的地理优势,主要为粤西和桂东外出劳动力在广东、大湾区就业提供岗位推介和技能培训服务。与此同时,产业园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招引数据标注、呼叫中心等现代服务业进驻,为信宜县城提供新岗位。

  “我家在县城,能在县城找到这份工作挺满意。工资虽然比大城市少一些,但开支小,还能住家里,比在大城市住城中村要好。”“00后”李圣星目前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一名客服专员,负责接听10086服务热线。他所在的东莞市高地人才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产业园引进的一家客服类公司,承接10086客服外包服务。目前,公司已招聘60多名话务员,多为“90后”“00后”。据产业园负责人冯国灿介绍,预计三年内产业园将为县城提供客服、数据标注员等劳动岗位1500个。

  信宜也在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有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信宜县城南部,一座工业园区如火如荼建设中。园区内,电子厂、模具厂、制衣厂等90家工业企业已入驻,建成投产81家,吸引员工就业4500人。

  “90后”卢秋丽是园区佳都服装信宜生产基地的一名员工,她是信宜本地人,曾在深圳务工多年。服装厂去年8月投产后,为方便照顾家人,卢秋丽应聘到服装厂当一名车位工。“月工资有4000多元,等经济条件更好一些,还想在县城买房!”卢秋丽说。

  “信宜县城预计到2027年人口达到38万,除服务业吸纳就业外,工业是主要的就业蓄水池。”据信宜市发改局副局长刘武介绍,信宜在县城规划建设了产业园,重点招引电子制造、服装加工等产业,近两年,产业园新落地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49.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050个。2025年将力争新引进和落地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承载县城人口集聚的就业基地。(张俊 李阳诗)

【纠错】 【责任编辑:伍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