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吴雨、任军)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5年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多增明显。专家认为,开年首月贷款合理增长,助力实体经济平稳开局。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0.77万亿元,同比增长7.5%。分部门看,1月份,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
“企业开年信贷需求较强,首月主要金融数据折射出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随着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实体经济活力逐步增强。年初,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金融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平稳开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记者了解到,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增长12.7%和11.4%,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同时,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4%,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有效激发了信贷需求。
从货币供应看,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基本稳定。同时,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启用新修订统计口径后,首次公布的M1数据。其中,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已被纳入新统计口径。
另外,1月份,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4.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5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060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是比较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总量性指标。同日发布的社融数据显示,1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