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被誉为“生命之源”,是因为它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守护好我们的心脏,就是在守护我们的生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在勇团队就是心脏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手术刀守护了无数人的“心”。
2024年6月19日,张在勇主任带领团队在血管内超声指引下成功实施了冠状动脉旋磨配合冲击波球囊技术,这标志着市八医院成为国内少数独立自主开展两项新技术的医院之一,冠状动脉冲击波球囊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八医院冠脉介入水平实现新技术突破,对复杂冠脉病变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77岁的廖先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偶有胸痛,到当地医院就诊,冠脉造影检查见多处动脉粥样硬化,且80%~90%狭窄伴钙化,建议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遂来市八医院心内科就医。
根据患者的造影情况,张在勇组织团队经过对病变全面分析,充分讨论,风险评估,抢救预案制订,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Rota-Shock技术对病变进行处理,即旋磨后再进行冲击波治疗,面对这一复杂病变,张在勇主任带领团队首先在面积仅有3平方毫米的狭窄心脏血管里,应用一枚直径1.25毫米的旋磨头以每分钟18万转多次高速旋磨,用“金刚钻”磨出了一条通道,后续的IVUS检查显示仍存在270°以上钙化,依据原有计划,遂送入3.0*12mm冲击波球囊导管置入钙化病变处。复查IVUS显示多处钙化环被有效碎裂,支架顺利通过病变并植入。术后患者未再发作胸痛等不适,目前恢复良好。
2023年11月,心内科成功完成一例主动脉夹层的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此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颇具挑战:裂口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假腔大于真腔,累及多个脏器;左锁骨下动脉离颈总只有约3mm,需要精确定位近端锚定区。最终经张在勇团队的通力合作,成功为患者植入支架,解除“危机”。
患者为中年男性,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B型,裂口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假腔大于真腔,累及多个脏器。张在勇详细阅片后指出患者夹层位置特殊,属于高危患者,一方面予以加强心率血压管理,并充分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另一方面,积极进行MDT术前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作好术前准备,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最终手术取得成功。
此台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市八医院心内科有能力完成复杂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将为更多特殊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刘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