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新图强 政协委员建言广州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2/20 12:42:18
来源:新华网

产业向新图强 政协委员建言广州高质量发展

字体:

  新华网广州2月20日电(黄玫、卢鉴、李庆招、陆浩)“2024年广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超千亿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全球第八位”“全国每制造十辆车,就有一辆是广州造”“春节期间广州文旅消费超160亿元同比增长42.9%”……“千年商都”广州,正朝着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标愿景阔步前进。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GDP站上3.1万亿元台阶的广州,在2025年应如何高质量发展?广州市两会期间,多位广州市政协委员从“智造升级”“健康筑基”“文旅融合”等角度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  产业加“数”向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新华网发(亿航智能供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广州正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力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五大新兴优势产业之一。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科协委员徐强建议,广州应成立“广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汇聚资源打造产业服务平台,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产业备受关注。2025年年初,广州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列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企业加速崛起。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桢桢建言,广州可抢抓产业生态的比较优势,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建设华南区最大的低空产业制造基地,丰富应用场景,创造具有吸引力的低空经济融资环境。

  广州市政协主席李贻伟表示,广州市政协委员们在此前研究广州AI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打造新一代AI垂类模型之都的具体对策,推动成立广州(琶洲)大模型创新服务中心和应用研究院,目前超过60家行业大模型企业进驻琶洲,产业集群生态已成形起势。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科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兴建议,广州可加快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科学研究发展新模式,助力广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人工智能不仅代表科技的前沿趋势,更是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实验学校校长柯中明认为,广州要把握住DeepSeek等大模型在教育领域深化应用的机会,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培养未来数字产业创新人才,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认为,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前景广泛,建议广州组建人工智能教育领导小组,力争在2030年全面普及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并加强AI教师供给,打造数字新校园。

   “医疗健康+”  筑牢大湾区人民群众卫生健康之基

  广州城区的美团无人机搭载医疗检测样本(左)飞往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医学实验室(右)的拼图。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金良快 摄

  医疗健康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也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领域。广州是全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围绕如何在打造“健康湾区”过程中持续优化广州医疗健康服务,多位委员建言献策。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莺建议,广州应逐步补齐药品设施短板,优化费用结算流程,积极发展基层互联网医疗,纵深推进医联体建设,让人民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高效、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是不少住院患者家庭的真实写照。广州市政协委员胡桂芬认为,要有效解决陪护困境,广州应明确护工监督责任主体,并推动护工向医疗护理人员更新迭代,将日常照护纳入医院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医护一体化“无陪护病房”试点建设。

  防范校园霸凌、呵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也受到重视。广州市政协委员、黄埔区铁铮学校总校长丁丹建议,广州应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支持中心定期开展免费心理咨询,打通学校与社区心理医生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协作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广州市政协委员贾生鹏建议,广州应加强对现有未备案托育机构的指导,研究制定托育行业预付费监管办法,引导托育机构与婴幼儿监护人签订服务合同,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个案打击,确保幼有善育。

  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正为人民群众的白血病、糖尿病等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易灵敏建议广州以广州脐血库为依托,建立公共干细胞资源库,并明确公共干细胞资源库的管理机构、资金来源、管理机制。

  “文旅融合+”  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和旅游目的地

  观众在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上欣赏英歌舞主题花灯。新华社发(许建梅摄)

  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今年春节假期,广州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60.1亿元,同比增长42.9%。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广州市将承办开幕式。如何乘“十五运会”东风对外展示好广州千年文化底蕴,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博物馆馆长吴凌云表示,伴随着广州考古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涌现的从化狮象遗址等重要遗址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元铜壶滴漏等“含蛇量”高的文物成为蛇年大众关注的“明星文物”。他建议广州依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附近现有的空余地带,建设一座考古博物馆(院),展示广州近年来的考古成果,并加快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在全球擦亮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四季花卉盛开。广州市政协委员李夏夏认为,广州可在全运会期间举办“全国花鸟画作品展”,通过此举擦亮广州美术类展览城市品牌,突显广州“花城”的文化IP。此外,广州应通过在美术院校开设AI专业课程等举措加强AI人才的培养,鼓励他们运用AI和3D打印等技术赋能广绣等非遗文化产品,实现广州文化领域“破圈”。

  建言之智正转化为工作之效。 广州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广州政协聚焦“医疗健康”开展重点协商,一批批协商成果被采纳、落实,为推动广州“二次创业”再出发广泛凝聚智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产业加速换挡变轨的关键期,广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数”转型克服转型阵痛,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必将催生一个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大广州、新广州。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