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宇:行走在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的边界
视频 | 陈鸿宇:行走在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的边界

陈鸿宇: 行走在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的边界

新华网广州1月17日电(王厚启 何鹏德)走进群众,深入实践,一直是陈鸿宇研究的“法宝”。作为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深扎广东区域经济研究和教学长达30余年,并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 “好奇心”,主张研究经济问题要“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走进草野:在熟知处辨识新知

陈鸿宇爱读地图、收藏地图,特别是历史地图,也喜欢四处走动,一年里总有几十天在外考察或讲学。30年多来,陈鸿宇跑遍广东省的21个地级以上市,去过全省120多个县区,有些市县已经去过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了。“再熟悉的地方,只要用心,每去一次都可以有新的发现。”他说。

熟知并非真知,善于在熟知处辨识新知,进而逐步感悟真知,就需要研究者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新鲜感”和 “好奇心”。

童年时陈鸿宇家在汕头市海滨的“商业街”,他常常琢磨街上没什么商铺何以也能称为“商业街”?后来做汕头经济史研究时才知道,这条小街的得名,缘于小街北端曾经有过一间“省立甲等商业学校”。

陈鸿宇说,“一条小街的名字,一座旧楼的风格,一个企业的所在,往往承载着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发展史。对于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研究者来说,城市是如何成为它现在这个样子的?又是如何运转的?如果对这两个问题没有肯定的答案,就无法提出‘什么是一个好的城市’这样的问题。”因此,陈鸿宇在其区域经济和城市研究中,往往以“小题”为研究的切入口,努力探求经济现象背后的诸多内在联系,再往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的运行规律上“大做”。

2016年,陈鸿宇花了近半年时间走访考察了珠三角、上海、贺州等地的十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数十家企业。“如果不下基层,不到现场,恐怕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认识会始终停留在教科书里。” 他说。

回到书桌:于现实中反求理论

“如果仅仅拘泥于经济现象及其细节,研究者的认识就可能是片段的、零碎的。因此,理论与实践只有在交织中才能前行。”陈鸿宇说。

他踏入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编写《县经济管理》一书,深入顺德和东莞调研开始的。80年代后半期,陈鸿宇开始将研究重点逐步转向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经过近10年的积淀,推出了学术专著《区域经济学新论》,这本书以市场化发育程度为标尺,对“经济区域”的内涵、生成和运行规律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并以此构筑起自己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其后20年的研究中,陈鸿宇将这一区域经济研究框架应用于现实研究,相继推出《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研究》、《区域经济梯度推移发展新探索》、《空间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机制》、《新型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发展》等研究成果,两次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了100多篇论文。

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陈鸿宇说,“要坚持现实研究和理论研究相融合的学术道路,就应该将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的融合过程,看做二者之间不断相互质疑、相互否定,又相互验证和相互完善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基础研究时,他十分注意紧扣现实问题导向,在研究现实问题时,他认为还得回到书桌,但不能仅仅满足于用理论工具或数学模型解构现实,而必须在研究中谋求理论的扬弃和创新。

紧贴热点:从问题里倒推规律

2011年9月,陈鸿宇获得了“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殊荣,这一年的11月,中共广东省委主办的《南方》杂志,以“知屋漏者在宇下”的寓意,为陈鸿宇开辟了唯一的个人专栏《宇下者言》,至今已经发表了35篇经济学随笔。这些随笔直面现实,先后围绕“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城市化”、“怎样把草根企业编织起来”、“怎样才是理性的有意义的比较”等经济热点问题,多视角成系列地撰写文章,这些随笔立意深、新意浓,文风犀利、流畅。《改革是个精细活》一文还被评为2015年广东省党刊的十大言论,获得了一等奖。

陈鸿宇说,“写好一篇短文章,不会比写一篇七八千字的论文来的容易。”他说,35年前念研究生时学《资本论》,一学期读一卷,考试作业就是写一篇3000字以内的小论文。文章虽短,但选题、立论、文字上的功夫是很考人的。为报刊写些经济学随笔,既可以紧贴现实热点问题释义答疑,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前瞻性的见解;又可以为规范的课题研究打好基础,积累成果。“这也是小题大做的一种方式。”

陈鸿宇说,“与前辈们相比,我们这一代人的理论功底还是很浅薄的。在熟知处辨识新知,于现实中反求理论,从问题里倒推规律,这样或许就能在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的边界上,走得更踏实些、更长远些。”

  • “如果仅仅拘泥于经济现象及其细节,研究者的认识就可能是片段的、零碎的。因此,理论与实践只有在交织中才能前行。”陈鸿宇说。

  • “与前辈们相比,我们这一代人的理论功底还是很浅薄的。在熟知处辨识新知,于现实中反求理论,从问题里倒推规律,这样或许就能在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的边界上,走得更踏实些、更长远些。”

  • “作为一名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历史的、地理的书籍是需要广泛涉猎的。而写得好的小说,对现实社会与现象的分析,对芸芸众生,有着一种深刻的观照。读文学作品,能更直接地了解社会的现状,更加客观真实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的本性。”

  • “爱好读书、写诗和歌唱,不一定是一个经济学者文化底蕴深厚的标志,但对身边的世界永远保持敏感,对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和表达,却是一个学者应有的专业特质。”

陈鸿宇:“边走边读、边走边说、边走边唱”的经济学教授

新华网广州1月17日电(王厚启 何鹏德)在广东媒体人眼中,陈鸿宇教授是亲切和蔼的,就有关区域经济、城市化的话题采访他时,他总会根据采访提纲做好功课,细细地解释问题的由来、学术界的不同见解,以及现实政策的影响,也会很尖锐地指出自己与他人观点在逻辑上、学理上的“硬伤”。有些记者说,“每次采访陈教授都如同听一场专业课,有问必答。”

现实生活中,陈鸿宇也还有着与经济学教授身份不太相符的爱好。他的办公室和书房里的书架上,虽然以经济类的书居多,也有很多文学杂志,比如《收获》《十月》《作品》等,还有一架书柜全是CD碟和《歌唱与声音训练》《声乐作品选》等声乐书籍。

陈鸿宇说,作为一名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历史的、地理的书籍是需要广泛涉猎的。而写得好的小说,对现实社会与现象的分析,对芸芸众生,有着一种深刻的观照。读文学作品,能更直接地了解社会的现状,更加客观真实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的本性。

“比如小时候我读了陈残云的《香飘四季》,书里描述上一世纪五十年代东莞的农民半夜划着小艇来广州城区拉粪,还在‘陶陶居’喝了早茶的情节,当时觉得很具岭南水乡市井风情。后来做珠三角区域发展史研究时,就会引发你去思考当时珠三角城乡关系具有哪些特征?广州的排水排污系统是如何运行的?”陈鸿宇说,读点历史、文学等“闲杂书”,可以让知识面更厚实更广博。

出生于海滨城市汕头的陈鸿宇,2011年出版了诗集《海拔之下》,诗集以“海”为核心意象,回溯自己的生活经历,并努力在此中发现生命的感悟及诗意的结晶。这一年,陈鸿宇和歌友合作录制了一张二重唱专辑,记录下一位声乐爱好者的憧憬。陈鸿宇告诉我们,他微信的个性签名就写着:边走边读、边走边说、边走边唱。

陈鸿宇说,爱好读书、写诗和歌唱,不一定是一个经济学者文化底蕴深厚的标志,但对身边的世界永远保持敏感,对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和表达,却是一个学者应有的专业特质。

广东省委宣传部 | 新华网访谈策划室 | 新华网广东频道

联合出品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31120120547